神操作一个洞,217万

近期为响应集团公司节支降耗号召集团公司干部职工开动脑筋、建言献策“省钱”妙招层出不穷今天,小编分享三个节支降耗“妙方”

打一个孔,一年省21.7万

玉林车务段舒远健是一名减速顶维修工,从事铁路驼峰减速顶维修工作21年了。

近期,他通过一个个技术改进,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节约了维修成本几十万元,让身边同事佩服不已。

玉林站减速顶数量庞大,每年都需一大笔维修费用,舒远健认为在节支降耗上大有文章可做。

凭借多年维修工作经验,舒远健发现,每逢梅雨天气,高负荷电动锁闭减速顶壳体内容易大量积水,当车轮碾压时,积水从壳体排气孔和防尘圈处喷出,容易造成电控阀失效或烧毁短路,而更换一块电控阀需要多元。

玉林站有多个此类减速顶,雨季故障率高达40%以上,需更换约个电控阀,给生产支出和维修作业带来极大压力。

舒远健联系厂家了解设备性能,经过多次试验,在减速顶壳体底部钻一个6毫米排水孔,有效解决了减速顶壳积水问题,故障率因此降到5%,每年有效节约维修支出约21.7万元。

这项小改造得到了生产厂家哈尔滨减速顶调速系统中心的认可,减速顶生产中采用了这个技术,并准备在全路范围推广。

玉林车务段徐朝晖黄泰

自己动手,成本只需一个零头

柳州工务机械段申极忠是设备检修车间技术员,专攻各项大机的“疑难杂症”,上个月他揽下了一个特殊的任务:设计一套换枕大列的应急起复设备。

原来,在去年底,集团公司给单位配属了一列新型换枕大机,单位随即向生产厂家订购了两套单价为七万八千元的应急起复设备,原本计划在今年初的时候配合使用。但直到目前,厂家一直因疫情无法生产发货。

申极忠估算,如果能用技术完成自制生产的话,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还能加快复工效率。想到这,他决心自己造一套。

凭借对设备的了解,他从网上查找资料,弄清了设备的工作原理、配件构成、技术指标后,从段里的库存中找来了油缸、油管等配件,利用车间现有材料进行二次组装。

经过多次拆装、不断改良、反复调试,申极忠成功制造出了一套应急起复设备,不仅性能合格,满足现场需求,且成本只用了七千块钱,还不到厂家采购价的零头。

柳州工务机械段李京桧

一支笔芯也不能放过

近日,桂林北站售票值班员吕叔凤在打扫办公区域卫生时,从桌椅墙缝下面清理出不少笔芯、胶圈、铅笔等办公物件。看着这些沾满灰尘的办公用品,吕叔凤心想:“这多浪费啊!要是能集中装起来就好了。”

吕叔凤灵光一闪,和同事谈瑞娟翻箱倒柜找来票卷纸筒、剪刀、双面胶以及包装纸,开始忙活起来。

两天下来,吕叔凤和谈瑞娟利用休班间隙制作了8个笔筒,可以在每个窗口分配一个,用于放置铅笔、橡皮擦、胶圈、印章等办公用品。

“一支笔芯虽然花不了多少钱,但重要的是态度和习惯,从小事做起,不放过任何细节!”售票员谢燕飞如是说道。

桂林车站郑长贤陈雨雨

大家都在看铁路大咖现身说法!这些账,每个人都应该算算!我们都是诸葛亮——“节支降耗、改革创新”技术大咖说

编辑

彭婉云

审核

刘志恒

南宁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