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重复使用必看圈姐检测,不同消毒方式

白癜风怎么样能控制住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226/4581452.html
07:29

疫情当头,一罩难求!

最近,节约口罩是圈姐头等大事,也是天大的难事。为什么?口罩能重复用吗?如果能重复用,该怎么消毒?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各种说法满天飞。

比如说用过的口罩能不能再用?就至少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所有口罩只能用一次

说法二:不脏不破可以重复用

说法三:消毒后可以重复用

……

再比如,怎么给口罩消毒?

说法一:消毒会破坏口罩静电

说法二:蒸煮会把过滤材料煮得稀烂

说法三:酒精喷淋方便有效

……

要命的是,很多自相矛盾的说法都有图有真相,还有各路权威专家加持。圈姐我想要一个终极答案,网上狂搜三天,最终累趴在键盘上,还是不知道:用过的口罩,还能再用吗?

忍无可忍,不必再忍!万能圈我求人不如求自己……

圈姐带着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也就是常说的医用一次性口罩)以及微波炉、紫外灯、蒸锅、酒精来到了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圈姐要向这里的技术大神们求助,用专业的数据,来看看口罩到底能不能重复用。

技术大神们于是集中开了个会,很快拿出了实验方案。

技术大神们解释,无论是医用外科口罩还是N95级别的防尘口罩,其过滤原理都是通过口罩夹层的纤维阻隔层把吸入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粉尘、细菌、病毒等)拦截、吸附起来,避免使用者吸入有害微粒。

所以口罩最关键的就是:过滤效率!

要注意的是,用过的口罩已经被污染,这些污染物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是技术大神们用电子显微镜给圈姐我剖析了一下口罩经过不同使用时间后的内部世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高倍放大后可以看到,口罩佩戴时间越长,颗粒物就越多!PS,密集恐惧症的宝宝请跳过此波放大图↓↓↓

电镜仪器下,未使用的口罩内部

电镜仪器下,佩戴四小时后的口罩内部

电镜仪器下,佩戴超过12小时的口罩内部

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口罩想重复使用,消毒很重要!消毒很重要!消毒很重要!

那么,使用之后的口罩过滤效率能不能符合要求?常用的几种家庭消毒方式对口罩的过滤效率到底有多大影响?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大神们设计的试验方案是这样的:

首先咱们把口罩按消毒方式分成四组,分别是微波炉加热、蒸汽加热、紫外辐射、酒精喷洒,还有一组不作任何消毒作为对照组。

我们设定口罩戴一次是4个小时,每一组里面再分成两种情况:佩戴一次并消毒后的过滤效率,以及第二次佩戴并消毒后的过滤效率。

先来看N95口罩,按照国家标准《GB-》,此类口罩过滤效率应该不低于95%。我们对刚拆封的口罩进行了检测,达到99.8%,说明它们的身体都是杠杠滴!

请实验员小哥哥小姐姐们佩戴四个小时后,我们开始进行消毒:(注意消毒规范)

微波炉加热,中档W,正反面各四分钟。注意:取出鼻架金属丝,以防打火。

蒸汽加热,家用蒸锅,蒸20分钟。

紫外辐射,60W紫外灯,照射15分钟,距离20厘米。

酒精喷洒,75%医用酒精,家用喷壶,确保口罩表面润湿。

拷打完毕,上机检测,看看谁的骨头硬?

常言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一轮使用下来,没有任何消毒措施的对照组,过滤效率下降0.2个百分点;

值得称奇的是,紫外灯消毒后,过滤效率居然只降了0.1个百分点;

蒸煮消毒的表现却打了不少科普文章的脸,过滤效率和未消毒的对照组相同,并没有把口罩“煮得稀烂”;

微波消毒,和对照组相比,多下降了0.1个百分点,显示微波对口罩过滤性的影响微乎其微;

意外的是圈姐用得最多的酒精消毒,和对照组相比,大幅拉低了2.3个百分点。Emmm……照这样的速度,估计熬过下一轮的拷打很勉强了。

那么,重复使用之后,会有什么变化呢?

未经消毒的对照组,在重复使用之后,过滤效率不减,依旧是99.6%。

酒精消毒又给了圈姐一个大大的意外:这一次,它居然,挺住了!虽然数据还是最低的,但只比前一次下降了0.1个百分点,看来已经练出了好酒量。但是表现如此变化无常,安全起见,OUT!

而先前表现亮眼的紫外灯消毒,第二轮却出现了较大滑坡,但是过滤效率仍然保持在99%,距离95%的底线还有一大截。

蒸汽和微波炉消毒都只比第一轮下降了0.1个百分点。如此稳健的表现,让圈姐大大地放心!如果按照这样的速率递减的话,圈姐我似乎可以放心重复用下去,直到它影响到正常呼吸。当然了,前提是不破不脏,没有机械损坏,而且和脸贴合不漏风。

结论:

看来对于N95口罩来说,除了酒精消毒不太让人放心外,其他三种都可以让人放心!

那么,平时用得最多的医用外科口罩又是什么表现呢?

按照标准《YY-》,医用外科口罩(即通常所说的医用一次性口罩)的过滤效率,应该不低于30%。刚拆封的口罩,表现十分优异,过滤效率达到了83.4%,几乎可以比肩N90了。

佩戴4小时之后,未消毒的对照组过滤效率81.7%,仅下降1.7个百分点。但是消毒后的数据,却拉开了差距。

微波消毒一如继往的稳健,81.4%的过滤效率,只比对照组低0.3个百分点,再看看30%的底线,简直高耸入云了!

先前同样稳健的蒸汽消毒以及紫外消毒,这次表现略差,和对照组相比,过滤效率下降了6个左右的百分点。看来这两种消毒方法,对医用外科口罩有一定的损伤。

最令人失望的仍然是酒精消毒,55.6%的过滤效率,比对照组足足下降了26个百分点,堪称超级杀手!照这样的速度,估计口罩很快崩溃……

那么,重复使用后,会是什么样呢?

微波消毒,仍然是最靠谱的,但是这一次数据衰减明显大于第一次,下降了4个百分点;蒸汽消毒和紫外消毒这一次表现相对平稳。以上三种消毒方式都让口罩仍然保持了70%以上的过滤效率。

最差劲的仍然是酒精消毒,这一次跌到了47.3%,距离底线30%只有一步之遥了!

酒精的杀伤力这么大,会不会和口罩的品牌有关?在技术大神的建议下,又找了四个不同品牌医用外科口罩,专门测试酒精消毒对过滤效率的影响。

大神们采用了喷洒和浸泡两种方法。

结果这四个品牌无一幸免,都进入了深度醉酒状态,而酒精浸泡方式消毒,更是让口罩们醉得不醒人事,过滤效率大幅下降,品牌B更是跌穿了30%的底线。

结论:

医用外科口罩如果要重复使用,最好放弃最顺手的酒精消毒方式,至于微波、蒸锅、紫外灯哪种更好,圈姐只能说差别不大,哪种方便用哪种就是了。

为什么酒精消毒对口罩过滤效率影响这么大?技术大神释疑: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验部副部长戴有刚解释,口罩用的关键材料是熔喷法生产的聚丙烯荷电无纺布,与其他材料相比,它具有高效率、低阻力、除尘灭菌的功能,通过实验发现微波炉加热、水汽蒸煮和紫外灯照射对口罩的过滤效率的影响比较小,但是由于酒精与聚丙烯存在相似相溶,会破坏无纺布材料中所带电荷,因此,无论是酒精喷洒还是浸泡都会对口罩的过滤效率产生较大影响。另外,本次实验只是针对口罩的过滤效率这项性能进行了验证,对于口罩的其他相关性能并没有验证。

特别提醒:

1、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建议重复使用口罩。如果决定重复使用,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从试验情况来看,推荐使用微波加热、紫外灯(箱)照射或者蒸煮加热的消毒方式,慎用酒精消毒。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微波炉加热时,请记得取出鼻架金属丝,以防打火。

2、经过上述方法消毒后,如发现口罩的鼻夹夹不紧了,或者是口罩的气密性没有之前好了,请立刻停止使用!

3、重复消毒使用只适合低风险人群:即非医院、不接触病患的人员。

4、出入人员密集的密闭场所,建议也不要用消毒法,口罩用完应直接抛弃。

好啦!口罩的重复使用研究就酱,随着口罩厂家陆续复工,口罩供应肯定会赶上来的,物资充足的话,还是尽量不要重复使用口罩哦!

(特别鸣谢: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