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L,35L,40L普拉多如何选

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今天终于决定聊一聊普拉多——LANDCRUISERPRADO。怎么写普拉多一直比较纠结,看完全文,看官您也许能够体会我的这番心境。普拉多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相当的知名度,在越野圈里,也包括各个细分圈子里,比如工程圈,土豪圈,反对派圈,青年才俊圈,文玩字画圈,北极圈等等吧,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停产前,普拉多长期占据着国内硬派越野车销量的冠军位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是什么让普拉多如此霸道。

一:普拉多的演变

第一代车型之争

普拉多脱胎于大哥陆地巡洋舰,于年正式推出。另一种说法是第一代普拉多诞生于年。但当时它并不是一款独立的车系,而是作为兰德酷路泽LC70的改进版发售。我更倾向于以普拉多被划分为独立车型的那一年,年作为普拉多元年。正如年,帕杰罗Concept-II正式发布。但年上市的L系列才是帕杰罗的第一代车型。普拉多虽然历史并不算太长,但得益于巡洋舰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普拉多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

要说普拉多的历史,不得不提到的一款车便是帕杰罗。20世纪90年代,帕杰罗不仅在达喀尔赛场披荆斩棘,于年推出的第二代帕杰罗,外形设计非常时尚,车身尺寸加大,在保持前代车型硬朗的整体造型的同时,线条运用更加流畅。第二代车型在配置以及乘坐体验方面也有所进步,更加适合城市中舒适驾驶。基于上述种种,帕杰罗迅速占有市场。

丰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定祭出大招,将王牌车型LC70系列进行轻量化,研发一款新车来分食这块市场。从诞生那一天起,普拉多和帕杰罗就注定了是一对“冤家”。

LC70↑LC90↓

LC90放弃了LC70的钢板支撑,而采用螺旋弹簧,四驱由分时四驱改为全时四驱,前桥由整体桥改为双叉臂结构,对大梁参数进行了调整,缩短了车身尺寸,结构变化非常之大,与90年版所谓的“第一代普拉多”有了明显的界限。这也是我把96年款的普拉多划为第一代车型的原因之一。

普拉多90系列车型包括有长轴(5门)和短轴(3门)两种车身;基本代号:RZJ95----具有3RZ-FE发动机的车型(排量)、VZJ95----具有5VZ-FE发动机的车型(排量)、KZJ95----具有1KZ-T和1KZ-TE发动机的车型(柴油机)、LJ95----具有3L发动机的车型。

第二代

第二代普拉多(LC)外观由丰田在法国的设计工作室的设计师兰斯斯科特于年设计,并于年上市。

这一代普拉多汽油发动机包括一台2.7升直列四缸发动机以及4.0升V6发动机,代号为2TR-FE的2.7L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动力输出最大马力和牛.米。相比于上一代使用的3RZ-FE提升了14马力和5牛.米。代号1GR-FE(4.0LV6)汽油发动机可以输出马力和牛.米的动力,相较于老款的5VZ-FE在动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来到中国

年,第二代普拉多进入中国市场。年9月5号,由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组装的第一辆国产普拉多下线。普拉多在进入国内市场伊始,其中文商品名称为“霸道”。“驾驶丰田霸道,开启霸道人生”是一条深入人心的广告语。那时候煤老板们十分喜欢这辆车。基本上只要是煤老板开得都是霸道。只是到了03年底,“霸道”的一条新广告,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并导致丰田官方不得不将“霸道”改名为“普拉多”。

到底是一条什么广告呢?“霸道,你不得不尊敬。”

大家知道,石狮子在中国象征着尊贵。而细细看,其中一个将自己的右手举起,做出了敬礼的姿势,另外一只石狮做出了似乎在俯首参拜的动作。在石狮子旁边,配上了当时的广告语:霸道,你不得不尊敬。这可一下炸开了锅,更有甚者将这石狮子联想到了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大家也都知道,卢沟桥对于我们国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所以在当时,这条广告引发了很多国人的不满。后来丰田公司因此道歉,并将霸道改名为了普拉多,才随着时间流逝渐渐平息了这起事件。

后来因为这件事,连累了陆地巡洋舰在当时也受到了抵制。再加上因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中日关系比较紧张,所以国内反日情绪高涨。鉴于此丰田索性将自家全线车改名,直接使用音译名,这也是陆地巡洋舰改名为兰德酷路泽的由来。

第三代

年9月初,第三代普拉多LC首次向世人展开真实面目;9月14日丰田也在日本市场推出了这款车;年10月国内同步上市,一直延续至今。

动力方面沿用了上一代普拉多代号2TR-FE的2.7L直列四缸和代号IGR-FE的4.0LV型六缸汽油发动机,并且依然采用实用全时四驱系统。上市之初,变速箱依然采用4速自动变速箱,直到15年10月左右才换装了6速自动变速箱。4.0L排量的使用的是5速自动变速箱。

这代普拉多的顶配车型配备了KDSS系统,这套系统在年为雷克萨斯GX的专享配置,年以后丰田把KDSS系统陆续搭载在兰德酷路泽、普拉多和4Runner上。

年11月6日,普拉多中期改款车型款上市。

中国市场的普拉多先用一台3.5LV6发动机替换了原有的4.0LV6发动机,随后取消了油耗更高的2.7L车型,现在四驱结构也没有采用海外版的全时四驱,而改为分时四驱。这些奇奇怪怪的变化,都源于国内施行的咖啡法则。大排量自吸发动机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艰难,在陆巡退出国内市场后,按现有的技术状态,普拉多还能坚持多久也不乐观。

尽管政策层面日趋艰难,但是普拉多的市场表现一直还是非常不错。在硬派越野车的细分市场里,销量一直遥遥领先,年在2.7L排量停产的刺激下,销量甚至出现了激增。一款即将停产车型竟然引得消费者抢购,这充分表明普拉多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年在3.5L排量单兵作战的条件下,虽然平均价格高了不少,但是销量依然坚挺,羡煞其它硬派越野车。只是这个销量里是有隐患的,原因下文揭晓。

二:底盘

普拉多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前轴为双叉臂独立悬挂,后轴为4连杆整体桥+弹簧减震悬挂。

普拉多的大梁是其大哥陆巡的轻量化版本,但是轻量化不代表简化。普拉多大梁基本结构为2纵9横,而陆巡为2纵8横,可以看出为了保障强度,普拉多在轻量化的同时还是做了系统考量。既然普拉多诞生的初衷就是奔着轻量化去的,所以大梁用料上,普拉多并没有陆巡那般粗壮,属于中上水平。下面展示了三款车型后轮处的大梁。

从普拉多的竞争对手来看,普拉多的车重也不占优势,说明普拉多的确实现了丰田对其轻量化的定位。

大梁虽然并不出类拔萃,但是其悬挂系统却异常强壮。从这么多年的口碑来看,得益于丰田优秀的结构设计,“轻量化”的普拉多的大梁还是很抗造的。普拉多的悬挂根据车型不同,略有区别。

上图中红色风琴箱部件为前防倾杆上固定的KDSS系统的活塞,中高配车型配备。低配车型为常规拉杆。

普拉多前轮配备了同级别车辆最高的四活塞刹车卡钳。一般家用轿车都是单活塞盘式刹车。运动房车/性能车则会升级至双活塞提供更好的刹车表现。而普拉多直接配备四活塞卡钳,这一点值得称赞。刹车卡钳的活塞越多,刹车力度越大、越稳定、刹车控制越线性。另外前刹车盘的防尘套也是一个小但是非常有用的设计。越野车玩沙玩泥,能极大的减少异物侵扰刹车系统。这些细节都是丰田多年越野车开发经验的积累,正是对每一个细节的专注,才造就了陆巡,普拉多的可靠性传说。

下面来看一下普拉多的后悬挂部分。

中低配车型后悬挂使用弹簧+减震的悬挂形式↑顶配车型使用空气悬挂↓

一直以来很好奇,为什么普拉多的后桥叫做“四连杆”,而结构相同的其它车型都叫五连杆。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普拉多共有下控制臂2根(或者叫下纵臂,下拉杆)和上控制臂2根,加上止推杆也是5根连杆,和所有5连杆车型是一样的,看完今天这篇帖子,别人再提到普拉多是4连杆结构时,朋友们就可以给他们好好科普一下了。从上图可以看出普拉多的上控制臂比较孱弱,与其它粗壮的悬挂部件比起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普拉多后防倾杆比前轴的细。简单讲一下其中的原因。防倾杆的作用是仿制车辆侧倾,在公路上这个特点是有用的,但在越野环节,过于强大的防侧倾性能则会限制轮胎行程,在坑洼路面容易形成单侧轮胎离地而打滑。由于在爬坡过程中,后轮往往起到主要的驱动作用,配备更细的防倾杆,可以使后轮获得更大的行程。上图是没有KDSS系统的防倾杆设计,下面我们看看有KDSS的普拉多后桥防倾杆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看到,带KDSS系统的后防倾杆变得粗壮了很多,结构设计也有很大的不同。粗大的防倾杆可以保证公路行驶的扛侧倾能力。到了越野路况,则主要由KDSS活塞释放防倾杆,使后轮得到更大的行程。

中高配普拉多采用了和陆巡一样的KDSS系统。KDSS(kineticdynamicsuspensionsysten)这套大名鼎鼎的系统到底有何玄妙?

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需要悬挂硬一些,以减小侧倾,提高操控性。

而在非铺装路上又需要悬挂软一些,提高行驶舒适性;车轮行程大一些,保证车轮可能多的与地面保持接触而获得抓地力和车身稳定性。

这两种需求是截然相反的,如何在一套悬挂系统中该硬就硬,该软就软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丰田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想法,那就是利用可断开的防倾杆。工作原理很简单,使用两个液压缸控制前、后悬架横向稳定杆的一个固定点(左侧固定点),一般行驶路况,这个固定点是被锁住的,横向稳定杆正常起作用,在过弯的时候执行抗侧倾的职责。而当越野状态下,悬架被不停的压缩、伸张,这个固定点会被释放,跟随液压缸动作,横向稳定杆在X轴(车长方向)上的旋转约束也就被释放,允许以右侧固定点为圆心旋转,不再起任何作用,不会影响车轮的接地性,左右两侧的车轮允许有很大的落差。越野路况的轮胎接地性能提高,通过能力也得以提高。

对KDSS系统做一点小小的总结。

上联:公路行驶车辆发生侧顷时,由于同侧的悬挂同时受到大体相同程度的拉伸或挤压,液压油缸中的液体保持平衡,通过精妙的机械设计,阻止前后稳定器中的液体循环流动,此时前后稳定器发挥相当于防倾杆的作用,从而阻止车辆进一步侧顷。

下联:崎岖不平的非铺装路面,前后左右车轮悬挂受到挤压或者拉伸程度并不相同,此时液压油缸中平衡被打破,液体可以在回路中自由流动,此时前后稳定器不再发挥作用,而仅相当于悬挂连杆,从而赋予了悬挂更大的行程。

横批:玩转平衡杆。

最后聊聊空气悬挂。普拉多顶配车型在后轴配备了空气悬挂,不仅能够调节车身高度,也能条件悬挂的软硬,满足公路行驶和越野驾驶中不可调和的对悬挂的要求。

空气悬挂虽然性能好,但是耐用性还是不如传统减震。成本高,维修保养麻烦,设计寿命短,大哥陆地巡洋舰在年以后主动放弃了这个配置。陆地巡洋舰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极端的可靠,如果因为舒适如果影响了可靠,那么一定要可靠而不是舒适。而普拉多的定位相比之下更面向城市,后悬挂采用空气悬挂,可以弥补整体桥带来的颠簸,更符合车型定位。下图是使用23万公里后空气悬挂的气囊壁已经出现了龟裂老化,导致漏气的故障。

三:动力

目前在售的普拉多动力共有3种(不算柴油),分别为2.7L,3.5L和4.0L自然吸气发动机。

2.7L发动机代号为2TR-FE,于年装配在普拉多上。虽然这款发动机已经上了年纪,但是中间历经改进,产品生命至今还在延续。并且目前在日本本土,官方仅销售列装2.7L发动机的普拉多。所以,至少在丰田看来,这款发动机还是不错的。虽然日本国内也有严格的排放限制,但如果不是2.7L的机头还行,以丰田手头的发动机,给普拉多换一个应该是分分钟的事情。

我个人认为,2.7L的发动机本身没问题,但是2.7L的普拉多阉割了电子限滑,差速锁等配置,是有问题的。有人开玩笑,如果给2.7配齐了了这些,4.0怎么卖?不知道丰田是不是也这么想。就使用来说,城市道路60以下用着不错,高速路加速超车都比较费劲,以上超车绝对困难。越野环境下,对于沙漠,长坡陡坡这款发动机是比较吃力的,其它越野环路况都没问题。没有电子限滑,而不是2.7L的发动机,才是普拉多最大的遗憾。下图是2TR-FE的发动机曲线,表现中规中矩,优点就是耐用。高扭矩的宽泛性上,比起帕杰罗6缸的3.0L发动机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2.7L发动机有个4.0L都不具备的独有技术——冷却液夹层。下图深色阴影部分就是冷却液夹层。

气缸上盖和中缸缸体的冷却液夹层让发动机温度更均匀,消除局部过热部位,因为局部热点机油受热粘稠度会下降,因此老式发动机为了这些短板,被迫要使用高粘稠度机油。2TR-FE的冷却液夹层是可以新一代丰田使用低粘稠度0w-20机油的技术前提。

4.0L发动机是普拉多得以在越野圈扬名立万的最大功臣。发动机型号1GR-FE,气缸容积(cc),缸径94冲程95,最大功率(kW)(转),最大扭矩(Nm)(转),发动机特有技术VVT-i,EFI,标95号汽油,但加注92号油也无明显变化。发动机为全铝发动机以减轻重量。

从上图可以看到,这台4.0L发动机在0转出头,就能达到N·m以上的扭矩,高扭矩平台非常宽且平缓,像一头蛮牛,无论动静都有用不完的力气。低转速高扭矩的特性对于越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使车辆在越野过程中更加稳健,可避免大脚油门越障导致车速过快的情形,降低了操作难度,避免车辆失控。普拉多之所以霸道,首功当记在这款4.0L发动机头上。

最后说说最新款3.5L发动机——7GR-FKS。最大功率:kw/转最大扭矩:N.m/转。

这款发动机我不谈阿特金森,我也不谈双喷射,这些基本都是奔着省油去的。就越野性能来说,这台发动机完败老大哥1GR,理由有三:

1.高达11.8的压缩比,已经不再适应92#油品,需要加注95#油。

2.排量小了扭矩小点正常,但是低转速扭矩下降很厉害,无论对于越野的低转高扭的需求特点来说,还是公路驾驶感受来说,都是全面下降的。

3.质量稳定性令人担忧。目前已经爆出多起发动机质量问题,“肌无力”,车身大角度倾斜时机油流入气缸,活塞杆弯曲、断裂等,这款发动机的成熟和完善还需时日。

普拉多3.5L发动机活塞连杆弯曲

当然,这款发动机在新技术上的应用还是值得肯定,尤其是油耗控制的比2.7L排量的还低。任何时候,生存下来总是第一位的,好比牧马人换装2.0T发动机一样。目前这款发动机仅在国内和北美的一款皮卡上有列装,从更长的历史周期看,还属于试用完善阶段。若干年后,7GR-FKS也许能再一次成为经典,说不定呢。现在想入手普拉多的朋友,尤其是买来越野的朋友,我建议还是买2.7L或者4.0L的普拉多为好。这也是我前文提到的普拉多销量的隐患。如果3.5L发动机继续爆出质量问题,其销量将会大受影响。

普拉多2.7L和3.5L采用6速变速箱,4.0L为5速。在可靠性,平顺性上这三款变速箱都没有问题。普拉多的6速变速箱为“6superECT”手自一体变速箱。第三代的爱信6AT变速机构用的是两套行星齿轮,听起来很高科技的样子,实际作用是升档动力需要的节油量变小了;扩大锁止范围,这也是对降低油耗有帮助的;节能阀体换成了高性能功耗低的,在怠速启停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流量;油泵升级为电控的,据说光这一点就能使燃油效率提升9%;而且这个变速箱可以使用低黏度的变速箱油,这样可以在换挡的时候降低搅动阻力,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下图为普拉多6速变速箱(减速比:左侧为2.8T柴油版,右侧为2.7L汽油版)数据。

虽然同为6速,发动机排量不同型号也不同。下图为陆地巡洋舰4.6L所用的变速箱。

上图为普拉多2.7L-6AT,下图为2.7L-4AT

四:四驱

普拉多的四驱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带中央差速器锁的托森全时四驱,另外一种为中国特供的分时四驱。TORSEN差速器是美国ZEXELTORSEN公司的专利产品,年首次装配在悍马车型上。年丰田公司引进TORSEN专利技术,并迅速成为最大的TORSEN差速器制造商。普拉多和列装的托森差速器型号均为VF4BM。尤其是也是4BM而不是VF3BM(有的文档这样写)。但在使用上,丰田还是做了区分。有四个模式。通过两个按钮排列组合出四种模式。而有三个模式。通过三挡位拨盘进行选择。少了L4F模式,即低速四驱且中差锁不锁止模式。是丰田特意不允许切换到此模式。下面是维修手册里的摘录,看帖子顺便练下英文。

中差为基于不对称分配默认扭矩(41:59)的行星齿轮的、利用物理原件自反馈而非电脑来驱动离合器片进行扭矩修正的(从30:70到70:30)、托森差速器。大家在网上搜索出的托森差速器原理一般只是对称分配默认扭矩(50:50)用于前后轴的例子,和此款结构不同原理相似。

另外要说一点,大部分人可能都认为全时四驱是时刻都处在四驱状态,这个概念其实是不对的。托森这样的全时四驱,在前后轮出现转速差的时候,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使前轮获得动力。下图是博格华纳公司对托森结构的四驱反应时间做的测试,而两外一根曲线则是TOD结构的四驱的反应时间。

从上图可以看出,托森结构的扭矩传递是与转速差密切相关的,即前后轴转速差越大,向前轴传递的扭矩也越大。当然这是在没有锁定中差的情况下。

托森的原理我这里就不说了,因为我也说不明白。最后聊一下分时四驱。分时四驱并不会减弱车辆的越野性能,主要问题表现在雨雪湿滑路面上比全时四驱的操作繁琐复杂,在一会干一会滑的路面,让四驱切换变得无所适从。不过分时高速四驱也是可以在这类干湿混合的铺装路面上行走的。在时速低于80km/h,不要有类似掉头一样大的转弯,用起来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对于购买了分时四驱的车主,在干湿交替的复杂路况行驶时,挂上高速四驱,车速控制在80以内,只要不做掉头操作,对车辆是没有什么伤害的,可以放心挂上高四行驶。

讲到普拉多的四驱,就不能不提到高配车型上配备的蠕行功能。在人们的印象里,陆地巡洋舰,普拉多这类车型的电子系统似乎都不是强项,而机械性能上的可靠性才是精髓。其实不然,恰恰是陆巡和普拉多,将电子辅助驾驶玩到了业界的极致。坦克掉头,蠕行等功能,下视图功能等等,都是领先的电子辅助驾驶功能。

蠕行模式也叫做低速巡航驾驶辅助系统,有种不上台面的叫法:傻瓜越野系统。蠕行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汽车可以自行控制发动机对于扭矩输出、变速系统、刹车,可以使汽车用非常缓慢的速度通过恶劣的路面。保证车轮不会因为转速过快而造成车轮打滑和陷车。蠕行模式情况下,只需要专心的控制方向盘,并不需要踩油门和刹车,要知道在恶劣路面的颠簸下油门幅度大小的变化就这么被避免了。在中央操作台挡把的右下方,有个旋钮,可通过操作按钮来切换5种不同速度。在爬陡坡、雨雪路、岩石路、沙地等特殊的路况时,蠕行模式确保了陆巡稳定出色的通过性。

在挂入低四模式后,且活动控制控制非OFF状态,这套系统将根据当前模式自动控制油门和刹车。在模式选择中,可从5个速度档中选择适合路面状况的模式,行车电脑自动选择适宜的刹车油压控制,对打滑车轮进行不同程度的制动,将驱动力最佳的分配到4个轮胎。驾驶者只需要控制好方向,油门和刹车都交给电脑就行。旋钮从左至右,行驶速度依次加快。从蠕行模式的按钮也可以看到,新一代的蠕行模式将旋钮名称改为了CRAWL/MTS,而之前的蠕行模式旋钮名称为SPEED。虽然名称变了,但是核心算法是一样的,不用过于纠结新旧的差别。

五:转向

普拉多采用机械液压助力转向。助力转向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以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机械液压助力系统,采用的是由发动机皮带带动的机械式液压助力泵实现方向助力的。这种助力系统主要特点有:

一:路感特别清晰。通过密集路面标线(如禁止停车的黄线)时,方向盘会有明显的震动感。

二:遇到大的路面起伏,方向盘会出现相应的偏转。对于越野来说,有一个清晰的路感反馈对于判断路面状况还是有好处的,就是要防止冲击过大,方向盘打手现象的发生。

三:价格便宜,纯机械结构不容易出现电器故障。偏向硬派的越野车,如吉姆尼,牧马人,帕杰罗等等,都还在采用这种转向助力系统。

四:低速转向重。打死方向转向圈数多半圈到一圈。电动助力或者电动液压助力的转向机在低速转向的轻便性上,有着先天的优势。

具体到普拉多,方向盘打手现象抑制的很好,即使在颠簸路面行驶,方向盘也只是轻微晃动,不会打手,使用质感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大哥陆地巡洋舰用的可变齿比转向系统(VGRS系统)并没有在普拉多上配备。可变齿比转向系统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越野空间出品的《穿越图腾——兰德酷路泽》。

六:车身

悬挂行程这个我多说两句。悬挂行程,尤其是整体桥结构的悬挂行程,基本上是由轮距决定的。从下表可以看出轮距越大,悬挂行程越长。城市SUV的后轮悬挂行程绝大部分比前悬挂还短,主要考虑的是公路行驶性能;而硬派越野车的后悬挂行程往往设计的比前悬挂行程长,主要是满足越野高低起伏的路况对悬挂的要求。这也是城市SUV和硬派越野车之间主要的差异点。

七:配置

配置太多,说说和大哥陆地巡洋舰的主要配置差异吧。

陆巡有而普拉多没有的配置有:

1.可变齿比转向系统(VGRS系统);

2.坦克掉头;

3.四轮底盘升降(普拉多顶配为2轮);

4.v8发动机;

5.副油箱,绞盘等

陆巡做的更好的地方:

1.底盘设计比普拉多更加可靠。

陆巡油箱,基本与大梁平齐↑普拉多油箱,下沿突出大梁较多↓

陆巡底盘分动箱下方有支架保护

总结

普拉多在国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这与它本身的产品力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没路还有普拉多,出色的越野性能和精致的做工使普拉多即具备了越野车的属性,又具备了豪华SUV的属性。这是多年来普拉多赢下的江山。只是目前普拉多丐版的平行进口价格已经飙升到43万元左右,与4.0L途乐最低配的价格相差无几,产品竞争力逐渐下降。现在购买平行进口不算一个太好的时机。普拉多现在已经没有当年上市时那番霸气,国内市场仅靠一款3.5L还不算成熟的的发动机支撑,我个人并不看好其前景。除非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彩蛋时间来了,来看看日本本土销售的普拉多电子安全辅助驾驶配置。不过对于老司机来说这些并没有用,徒增成本。

自适应巡航

自动远光灯

车道偏离预警

主动刹车

结论我觉得我写的好纠结,仔细想想,这也是普拉多目前的境遇吧。随着硬派越野车市场的萎缩,硬派越野车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真心希望每一款硬派越野车都能有个好销量,祝愿普拉多再续辉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