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智能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卷。但“卷”的同时,客观上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也正变得越来越好。
而这个过程中,有一项进化或许并不是很抢眼,却十分重要,就是手机的可靠性。
说到可靠性,大部分同学应该都经历过手机碎屏的痛。在央视《品牌强国之路》纪录片中有引用过一组数据:手机售后维修中,屏幕损坏订单接近半数,可见碎屏已成为用机最大风险。
但其实手机的可靠性品质要考虑的远不止碎屏。特别是如今智能手机越发轻薄也对手机的可靠性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今天,我们不妨就先来回顾一下,那些年各家厂商是如何提高可靠性、让我们能够放心使用产品的。
智能手机可靠性进化之路IDC曾做过调查,智能手机的损坏原因中,碎屏、液体损坏、机身破裂位列前三。
当然,智能手机的可靠性还涉及很多其他方面,比如耐高温高寒的属性、耐腐蚀性、元器件寿命等,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展开了。
因此,今天我们主要从屏幕、机身和防水防尘这三个方面进行回顾。
1、屏幕在功能机时代,耐摔是很多手机的重要标签之一。
比如当时的霸主诺基亚在屏幕上就一直使用亚力克材质或透明聚碳酸酯(塑料)。这种材料有韧性,不怕摔。但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硬度不高,易刮花,所以那时候很多人手机用久了屏幕上就是各种划痕和磨损。
变化始于年,摩托罗拉在一代经典旗舰RazrV3中,首次将塑料屏幕更换为高强度玻璃。这件事引起了另一家玻璃巨头的重视,就是大名鼎鼎的康宁。
RazrV3,图自:WikimediaCommons康宁看到了玻璃在消费电子产品上应用的前景,于是很快着手重启当时已被冷藏多年的Chemcor微晶玻璃项目。Chemcor就是日后名满天下的康宁大猩猩玻璃的前身。
真正让康宁大猩猩玻璃打响知名度的是初代iPhone。乔布斯和康宁联手,在初代iPhone上使用了康宁专为其研发的大猩猩玻璃。随着iPhone一炮而红,大猩猩玻璃也深受用户好评。
由此,这个深刻影响智能手机屏幕可靠性品质至今的玻璃品牌,就开始了它的时代。
年,康宁发布了第二代大猩猩玻璃,相比第一代厚度降低到0.8mm,同时保持了领先抗损性、坚硬度以及抗划伤性能。
此后,康宁大猩猩玻璃不断迭代,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屏幕玻璃的强度,逐渐成为智能手机屏幕的标配。
如今,最新一代康宁大猩猩玻璃是去年发布的Victus2面板,这种面板能从1米的高度跌落至模拟混凝土表面,依然保持完好无损。
康宁大猩猩玻璃的品质几乎可以代表主流智能手机屏幕的可靠性,但同时,手机厂商们为了寻求差异化,也在寻求其他提高屏幕玻璃可靠性的路径。
比如早在年前后,就有一些手机品牌尝试过使用蓝宝石玻璃作为屏幕盖板,像华为AscendP7蓝宝石版、vivoX5L蓝宝石版、还有HTCUUltra蓝宝石版等等。
蓝宝石是硬度仅次于钻石的物质,因此蓝宝石玻璃的手机在抗刮擦的能力上要远高于当时的康宁大猩猩玻璃。不过蓝宝石玻璃虽然硬,也比较脆,容易摔坏,而且成本也更高,所以手机厂商们在小小尝试之后,便没有后续产品的跟进。
到了年,苹果通过重金投资,和康宁联合研发了超瓷晶面板,并从iPhone12系列沿用至今。超瓷晶面板的耐摔能力比普通玻璃高四倍,硬度、抗划伤能力等方面也有所加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iPhone碎屏的概率。
接着在年,华为在P50Pro的新配色版本中带来了纳米微晶玻璃屏幕,选用强度更高的纳米级晶体,相比普通玻璃抗跌落能力提升了5倍。
而在同年的Mate50系列手机中,华为昆仑玻璃横空出世,面板玻璃中含有数以亿亿个高强度纳米晶体,抗冲击阻开裂,让整机耐摔抗跌落能力提升至10倍,并获得了业界首个瑞士SGS五星抗跌耐摔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昆仑玻璃并非依赖于康宁,而是华为和国内供应商联合研发的,真正是在康宁之外开辟的国产自主新路。
2、机身除了屏幕,机身整体的可靠性也很受消费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