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开下门。”5月3日一大早,顾勇就来到了成华区城市管理局,和门卫师傅熟络地打着招呼。作为成华区大气攻坚战督查组成员,顾勇在“五一”期间也不松懈,查看昨日污染源情况、梳理今日督查点位,不到九点,顾勇便和搭档张容苹一同出发,对可能出现污染物的点位进行走访摸排。
工地、餐饮、汽修等行业是环保督查的重点。在前往点位的路上,顾勇告诉记者,年成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天,同比增加23天,增加数位列全市第一。谈及这份“成绩单”,他有些高兴地说道,“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守护蓝天白云。”
点位一:工地
停工后,要在八小时内用防尘网覆盖住裸土
在成华区,共分布着大大小小四百余个工地,这对环保督查工作而言,是巨大的考验和难点。“工地是我们督查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看其雾化是否到位、道路是否石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是否符合排放标准。”顾勇介绍,这些琐碎的工作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细心,否则很容易造成遗漏。
抵达龙腾广场1号楼、2号楼及地下室(含幕墙)项目施工现场。顾勇一眼就注意到,施工现场外围未配置雾炮机降尘。顾勇随即找到项目负责人就该问题进行沟通。接着再沿工地巡逻一圈,顾勇沿途和项目负责人沟通着——停工后要在八小时内用防尘网覆盖住裸土、高空作业中要注意避免扬尘飞散、在地面破碎时要注意做好湿润。
“看这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尾部那块银色的装置。”张容苹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挖掘机说道,这是颗粒物捕捉器,它的功能就好比防护口罩,能大量拦截尾气中的颗粒物,减少有害尾气的产生,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
不仅要肉眼看颗粒物捕捉器安装是否到位,还要核实车辆是否符合“国三”排放标准。张容苹打开了成都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平台,通过扫描车主提供的信息采集卡,与车辆车身上的标识卡仔细核对着。“要检查环保标识、车辆、车标是否一致,排放标准是否达标。”
点位二:汽修厂
及时换棉,不要影响净化吸收效果
“汽修厂最重要的就是烤漆房、危废仓库、洗车区、垃圾收集点等区域,要查看环保设施配备和运行情况。”顾勇介绍,目前,大多数汽修店喷漆烤漆使用有机涂料,其中作为溶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具有光化学活性,在环境中具有累积性和持久性等特点,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质。
据了解,大气中的VOCs会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尤为明显,臭氧是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浓度、长时间的臭氧容易进一步发展形成光化学烟雾,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有效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治理对夏季臭氧控制至关重要。
走进汽修厂内,一间密闭喷漆房的后门内,一台光氧催化净化设备正在运行中。“这台设备主要是通过高能紫外线将有机或恶臭废气进行臭氧分解,从而形成低分子臭氧无害化合物。”张容苹一边说着,一边拉开了设备箱门,其中用于过滤漆渣的积尘棉已经有些灰扑扑的了,张容苹叮嘱商家,要根据使用频率,及时更换积尘棉,以免对净化吸收效果造成影响。
“咱们这边要做好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台账记录、安全转运处置和喷漆作业排放控制等工作,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及时和我们沟通。”临走前,顾勇和商家叮嘱道。
点位三:餐饮店
缺少台账,明天我们再来检查
每日,在成华区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坚中心AlphaMAPS智能化大气监测管治系统操作办公室,只见高清LED屏幕上显示着上百个监控点传回的实时空气质量数据,这也是顾勇每日确定巡逻点位的依据。
“该系统结合成华区目前已建有的国控、省控、市控、区控和微站共个大气监测站的数据,一旦系统发现区域内的大气污染物超标,就会立即对污染地进行精准锁定。”该监控平台技术人员毛冬梅说。大屏幕上展示着PM2.5分布动态热力视频等二维及三维图像,成华空气污染指数变化一目了然。
根据数据信息,刚刚歇了一口气的顾勇和张容苹再度出发,前往一家餐饮店进行督查。“其实餐饮店相对而言是比较好检查的,主要就是油烟排放问题。”多年的督查经验让顾勇对每个行业的环保重点了然于心。
看厨房、看油烟管道、看台账……一套流程下来,大约耗时20分钟。尽管这家店铺的各项检查均已符合规定,但由于缺少清洁台账,顾勇仍旧很不放心,“他说他们前台今天下班了,他找不到台账在哪里。缺乏台账我们就无法确定他们店铺对油烟管道的清洁是否到位,明天我们还要再来一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李菲菲视频李菲菲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刘永豪图片李菲菲